
- 探针式电致发光检测(EL)检测准确度高,但效率极低,还会对芯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,几乎不具备全检可能性。
- AOI外观缺陷检测,只能对外观缺陷进行检测,无法对芯片表面以下的发光层、正极、负极等进行检测,可识别缺陷类型有限。
- 光致发光检测(PL)使用短波长激发LED的发光层产生发光图像,具有非接触式、速度快等优点。但只能对发光层缺陷进行检测,无法对芯片的正负电极进行驱动测试,检测准确率无法满足高良率的生产需求。
2024年,海目星携手福州大学吴朝兴教授团队,开展复杂电磁环境中的“机械-电气-发光-采集”功能模组的设计与整合,以及控制与光电采集信号的同步,成功研制晶圆级Micro LED芯片的非接触电致发光检测工程样机FED-NCEL,突破产业化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红光COC氮化镓Micro LED芯片检测
红、绿、蓝COW氮化镓Micro LED芯片检测
Micro LED作为下一代显示的核心技术方向,其技术革新和产业化发展将重构显示产业竞争格局,强化中国技术话语权。海目星身为新型显示产业链上的领先企业,凭借卓越的实力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,不断在全球赛道中抢占技术高地,推动产业转型升级。
2024年7月,海目星与福州大学合资成立深圳海纳半导体装备有限公司,聚焦各类新型显示及第三代半导体检量测设备,为提升行业良率提供高速高精的解决方案,为业内客户降本增效与规模化生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。
今年4月,海目星与闽都创新实验室正式成立“半导体检量测装备研发中心”。闽都创新实验室是首批四家福建省创新实验室之一,在光电信息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领域有独特优势。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融合,赋能半导体显示产业创新发展。
▲海目星、闽都创新实验室成立研发中心
分享至: